编委动态
编委简介
个人简介
中国工程院院士,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男,浙江吴兴人,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,毕业后留校任教。1956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(现电子科技大学)任教至今。1980年8月到1982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做访问学者。现为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教授,博士生导师 ,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导师。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,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是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届全国人大代表。从事通信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六十余年,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传输与通信网,发表论文400余篇,在IEEE Trans. on Communications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学者多次引用。编著书四本,获国家部、省奖21项,为多项工程研制了关键通信设备,培养硕士生、博士生200余名(已毕业博士生86名)。
个人履历
学习经历
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(上海)电机系电讯专业
工作经历
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
1954年12月至1955年8月为天津大学电讯系进修教师,学习长途通信
1955年9月至1956年8月为北京邮电学院(现北京邮电大学)进修教师,学习长途通信
1956 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(现电子科技大学)任教至今
1985年至1994年任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
1990年至1994年任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
1980年8月至1982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作访问学者
社会兼职
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,四川省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,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, 通信学报、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, 是中国通信学会会士
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是第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届全国人大代表
学术研究
从事通信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60余年,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传输与通信网,近年侧重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。 发表论文400余篇,编著书4本,获国家、部、省奖21项。 70年代初负责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 600比特/秒高速数传机,解决自适应均衡关键技术并有创新。 80年代初开始的“数字通信中传输性能与抑制窄带干扰研究”有创造性贡献,提出抗窄带干扰新理论和技术, 在美国IEEE Trans. on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,被多国学者引用。历年来为多项工程研制了关键通信设备。近年来对通信网络技术进行研究。培养硕士生130余名、博士生86名。
承担的国家级项目有:1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WDM全光网基础研究”中的课题“WDM全光网和IP网结合的研究”,课题负责人(1999年3月-2003年3月)。2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资助基金:多业务无线蜂窝网中的资源管理研究,内地负责人(2003年1月-2005年12月)。3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计划)项目: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,主研人员(2007年5月-2011年12月)。4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计划)项目:智慧协同网络理论基础研究,主研人员(2013年1月-2017年8月)。
获奖情况
1.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
2.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
3.1991年接受政府特殊津贴
近年论文发表
1.温涛,虞红芳,李乐民. 网络以及功能虚拟化——网络虚拟化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[J]. 中兴通讯技术, 2014, 20(3):1-7
2.李乐民. 未来网络的体系结构研究[J]. 中兴通讯技术, 2013, 19(6):39-42
3.秦臻,肖春静,李乐民. 基于云的域名解析服务模型[J]. 通信学报, 2013, 34(2):15-22
4.BAO N H, LI L M, YU H F, et al. Impairment aware sharing constraint relaxed path protection in translucent optical networks[J]. Optical Engineering, 2012, 51(4):301-311
5.LUO S X, YU H F, LI L M. Practical flow table aggregation in SDN[J]. Computer Networks, 2015, 92(Part 1): 72-88